2025年4月16日,河北邯郸市武安市的黄女士向媒体反映,她于2015年捡到一名女婴(小丫,化名),至今已抚养10年,但因未办理合法手续,小丫仍处于黑户状态,无法正常上学、就医和享受社会福利。黄女士表示,她当时出于好心将婴儿捡回家中抚养,但并未报警,也未按照法律规定办理收养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收养弃婴需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包括查找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办理收养登记等。然而,由于黄女士未履行相关程序,小丫的户口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目前,小丫已满10岁,正在读小学四年级,但因缺乏户口,无法办理学籍、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甚至无法乘坐火车和客车。
黄女士表示,她曾因小丫的户口问题向村委会求助,但因名字含生僻字,未能顺利登记。随后,辖区派出所出具了《情况说明》,证明黄女士抚养小丫的事实,但因缺少《出生医学证明》和《收养登记证》等关键材料,户口登记仍无法完成。
为解决小丫的户口问题,武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将依法开展深入调查,查找小丫的出生信息和可能的生父母。如果查无生父母,民政部门将协调儿童福利机构接收并养育小丫,随后再办理收养手续。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协助黄女士完善其他法律手续,以确保小丫能够尽快获得合法身份。
黄女士表示,她对小丫的收养行为是出于善意,但承认自己在处理法律手续上存在疏忽。她表示愿意配合警方和民政部门的调查,希望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小丫的户口问题,让小丫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
目前,武安市公安局已介入调查此事,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尽快查明小丫的出生信息和来源,以便为她办理户口登记。同时,武安市民政局也表示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黄女士和小丫解决户口问题。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民间收养弃婴问题的关注。专家指出,民间收养行为虽有其善意初衷,但因缺乏法律保障,往往导致被收养儿童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影响其教育、医疗等基本权益。因此,呼吁社会公众在收养弃婴时,应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wfa.com/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