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资也给自己定 KPI 了。
昨天,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 2025 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到:目标到 2025 年,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 1000 亿元。
为加强产业基金支持,《征求意见稿》还提出“组建润苗直投基金,重点支持具备硬科技属性的本地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优质企业纳入证券交易所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接入交易所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这并不是杭州今年首次发布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政策。早在今年 1 月,杭州就出台了一份《杭州市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4 — 2026 年)》,提出 “ 以 ‘3+N’ 杭州产业基金集群等国有资本投资带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产业,推动社会资本深度参与重大项目实施及成果转化应用。 ”
此外,官方前不久还发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2025 年版)》,旗帜鲜明地提出,向 AI 、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倾斜,培育更多顶级企业。
上述文件当时并未就相关产业的基金规模提出明确目标,但此次《意见稿》的发布,也算是进一步凸显了杭州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决心。
今年初, DeepSeek 和宇树科技的爆火将杭州推上了舞台中央,随后杭州六小龙的出现,更是让这座城市在后阿里巴巴时代,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先机。不过从接踵而来的政策可以看出,杭州的目标,显然不是培养出少数几家标杆企业这么简单,而是想要打造一座真正的“ AI 之城”。
稳居全国第二
杭州虽然是因为“六小龙”的出现才得以强势出圈,但其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在十年前就已起步。
早在 2014 年,杭州 “ 一号工程 ” 就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为方向,致力于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杭州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头雁城市的目标。此后,一批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比如 2019 年,杭州出台方案,提出打造人工智能发展的 “ 杭州高地 ” ; 2022 年 1 月,《建设杭州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行动计划( 2022-2024 )》发布; 2023 年 7 月,杭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 年 7 月,杭州市再次出台了《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在一系列政策的谋划推动之下,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也得以迅速崛起。
公开数据显示, 2024 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 2 万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共计 569 家,利润总额占浙江全省超七成。与此同时,杭州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营收超百亿企业 7 家, 31 家企业营收超过 20 亿元。
目前,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覆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而根据 IDC 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在 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广州位列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自 2021 年以来,杭州在该榜单中一直稳居全国第二。
资金、人才两手抓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资金是关键。杭州在产业基金方面的布局可谓是大手笔。
就拿前不久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2025 年版)》来说,其中就提出:将市级财政资金从去年的 490 亿元,增加到 502 亿元。专门统筹 15% 的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
目的也很明显,就是旨在培育更多像 DeepSeek 、宇树科技这样的创新型企业。
而就在上个月, 杭州市政府还与阿里巴巴联手推出一项云和人工智能投资计划,计划建立一只 500 亿元的产业基金 。想必这只基金,也将成为杭州“千亿基金规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级市场,一直流传着一种论调: “ 搞人工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的,出不了北上广 ” ,背后原因是,这三地聚集了最多的相关企业和顶尖人才。而人才,正是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命门。
深谙其道的杭州,在人才培育上也在持续发力。 整体来看,杭州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的资金补贴呈现力度大、覆盖广的特点。
2024 年,杭州市经信局对 16 个市级人工智能产业资金项目给予的财政补助总金额就超过 6000 万元。同时,自去年起,杭州将“算力券”年度发放总额提升至 2.5 亿元,用于补贴企业购买智能算力服务。
而在最新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为分担创新成本,“对企业承担国家、省重点科研任务,按国家、省实际到账补助资金的 25% ,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助。
另根据方案,在模型研发上,杭州市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备案、经权威第三方机构评测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综合绩效良好的基础大模型,对牵头研发单位按训练成本进行财政资金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 5000 万元。
无论是出台一系列政策,还是扩大产业基金规模,抑或是通过补贴形式招引人才,杭州的目的都很明显——并不止步于打造出所谓的“六小龙 ” ,而是要培养出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至于短期目标,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也得以明确,即到 2025 年,培育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大模型 2 个,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 25 个以上。创建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 3 家,培育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以上,规上核心产业企业达 700 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wfa.com/4077.html